编者按:11月24日-25日,2022 年“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深圳、上海、泉州四地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本届研讨会以“新内涵、新价值、新使命”为主题,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代表参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职业教育技术学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姜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现转发致辞原文,以飨读者。
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非常荣幸受邀参加“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本次大会是继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之后,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一带一路”职业教育高质量和国际合作内涵发展,意义非凡。诚如大会主题所呈现的,我国职业教育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肩负历史使命。今天,请允许我代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委员会,从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角度,分享几点理解。
首先,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过程中,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呈现更高水平、更具包容性的时代特征。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是全球发展倡议的重要内容。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为自己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了技术文化交流并助力了国际产能合作。正如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先生在不久前天津举办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所指出的,下一步,中国将致力于从规模扩张发展到高质量内涵发展的转变,扩大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朋友圈,赋能职业教育进一步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同时,有序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投放精准性,积极探索中国企业与职业学校海外合作办学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与中国企业一起“走出去”。
其次,秉持创造价值与共享价值的理念。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开放包容是人类繁荣进步的基本条件”,并主张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强调世界各国应该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职业教育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交流合作是实践共享价值的理念,是对合作方国家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是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质贡献力量。
最后,携手共建高质量创新协同的伙伴机制,共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体系。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我非常高兴的听到,中国职教学会会长鲁昕女士刚才提到,未来,中国职教学会将通过携手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高质量伙伴,进一步推动各国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三融发展格局,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更高水平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在深化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互鉴方面,我们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委员会深感责任重大,未来将着重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向世界讲好中国职业教育故事,总结我国职业教育的理念、学说和战略,提炼优秀职业院校的实践与模式,以对象国听得懂的语言、能够接受的方式,增强中国职业教育全球话语能力和战略传播能力;二是在国内讲好世界职业教育故事,不仅包括发达国家的创新做法,也将系统梳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的案例、历史沿革和实施举措,推动各国职业教育大家庭的信息互通,项目合作;三是搭建国内外职业院校合作交流平台、开展国际理解能力培训,助力我国职业院校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企业“走出去”,与各合作国家的职教伙伴共同发展。我由衷相信,在鲁昕会长的带领下,我们中国职教界同仁能够为全人类共同的进步和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中国职教人的贡献。
借此机会,也对上海外国语大学团队给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国际工委热情而专业的支持表示感谢。
再次感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