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新闻> 学术> 正文

“美欧关系2025年度智库报告”写作启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

【学术活动】 2025-07-11 作者 / 肖晓、杨思媛 来源 /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切换
  • 1.jpg

当前,美欧关系在“特朗普2.0”时代面临深刻重构,跨大西洋联盟的制度信任与价值纽带持续弱化,美国对欧洲战略认知、政策预期与安全分工施加新的重压。面对不断上升的外部不确定性,欧洲一方面加速推动“泛安全化”战略布局,强化地缘、产业与技术等领域的风险防控;另一方面则在战略自主与对华政策之间寻求新的平衡与突破。在此背景下,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与上海欧洲学会于7月4日下午在上外虹口校区联合举办“美欧关系2025年度智库报告”写作启动会暨“特朗普2.0时代美欧关系新态势”研讨会,专家学者们围绕特朗普再度执政对美欧关系、中欧互动及全球战略格局的深刻影响展开深入讨论。

上海欧洲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教授在致辞中对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感谢上海欧洲学界同仁、参会企业和媒体代表对上海欧洲学会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年度美欧关系报告的大力支持。丁纯在致辞中强调,在特朗普2.0以“美国优先”重塑对欧关系,引发中美欧三角关系的深刻变动。美欧之间的裂痕造成欧洲对美国的战略不信任已经是现实,但是否会变成一种可能产生的战略性突破,回归现实主义的战略选择,仍有待观察。

会议共分为两场。会议第一场围绕当前各领域美欧关系及其影响下的欧盟对华战略新动向展开讨论。上海欧洲学会名誉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徐明棋教授指出,欧美在乌克兰战争与中东问题上的策略分歧加剧,美欧共识基础弱化。欧洲战略自主走强,对华合作更趋工具化与附条件化,中国应把握全球治理议题合作窗口,稳中求进。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刘宏松教授认为,美欧网络安全合作建立在共同威胁与价值邻近之上,“去风险”策略聚焦高敏感领域,对华技术围堵非全面脱钩。中欧在绿色转型、数字治理等领域仍存合作空间。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忻华研究员指出,美欧对彼此的战略认知已发生深刻的改变,原有的美欧协调机制不复存在,在关税战之外,美欧在技术、经济和供应链等领域的地缘经济竞争在加剧,中欧关系有改善的空间。上海欧洲学会秘书杨海峰博士指出,特朗普上台将再次冲击北约合作,刺激欧洲防务自主进程。欧盟虽制度上强化战略指南针,但受限于成员国分歧,短期仍难形成整体安全能力。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龙静研究员指出,特朗普削弱北约承诺推动欧洲核安全议题升温。法国重提核自主,德国虽依赖美核保护伞,内部安全战略讨论明显升温,欧洲安全文化正在悄然变迁。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王玏老师指出,美欧在多极秩序构想上日益分化。美国主张实力主导,欧洲则强调规则为本,对华政策呈现原则防范与现实合作并存态势。上海市欧盟法研究会秘书长、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张皎副教授指出,欧盟借可持续发展框架推动规则扩散,通过正当性话语与技术路径强化对外制度影响力,中国需关注绿色标准、供应链审查等新型软法带来的压力。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玉玲律师指出,欧美制裁和合规压力正转化为企业层面的深层挑战。中国企业应加强跨境合规准备,提升应对欧美双重长臂管辖和数据披露要求的法律能力。

会议第二场聚焦美国与欧洲主要大国和次区域的关系。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叶江教授分析了特朗普执政对英美特殊关系的冲击,认为英方以灵活务实策略有效地缓解了关税战矛盾,维护了英美同盟基础。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伍慧萍教授指出,进入特朗普2.0时期,德美关系正在经历结构性再平衡,德国对美态度转向务实,或将带动欧盟整体外交战略转型。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胡春春教授指出,特朗普2.0时代德国对美话语趋于理性现实,具有官方背景的智库都聚焦于价值、安全、贸易等七大领域,呼吁制定系统“美国战略”以应对美政策外溢影响与德美关系结构性变化。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周秋君副教授指出,法美在制度范式与战略文化上的分歧加剧,法国推动“战略分流”以强化防务自主。法美维持相互依赖程度高、但相互信任水平低的批判性合作关系,未来或走向交易型联盟、结构性对抗或高烈度分流。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宋黎磊教授指出,特朗普阵营以中东欧为战略支点,试图重构“新欧洲”政治经济格局。中东欧国家面临选边压力,也可能限制中国在该地区的战略空间。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长聘教授于宏源老师分析,在资源竞争与结构性转型压力下,欧洲对美政策日趋审慎。中欧在气候机制与低碳合作上仍存在制度对接空间,但清洁产业分歧与防范情绪持续加剧。上海外国语大学葡萄牙与巴西研究中心主任张维琪研究员指出,葡萄牙面临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尽管对美保持顺差但在葡萄酒、纺织等领域存在结构性脆弱。极右翼崛起背后,美国移民议题外溢亦有影响,葡美关系整体趋于谨慎与被动。上海外国语大学瑞典语专业负责人沈赟璐老师指出,俄乌冲突推动北欧全面向美靠拢。挪威深化能源与军工协作,瑞典借入约强化与美安全绑定,芬兰防务承诺加重经济压力,丹麦在格陵兰问题中对美策略趋于务实妥协。上海欧洲学会名誉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徐明棋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强调“特朗普2.0”对美欧关系构成根本性冲击,传统联盟机制面临信任与制度两个方面带来的挑战。中国应立足现实,发挥中欧制度性互补优势,推动中欧关系向稳定、务实、建设性方向发展。

本次研讨会为参会学者搭建了深入交流的平台,聚焦特朗普再上台背景下的战略演化趋势与政策再评估,对中美欧三边关系重塑背景下的战略走向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前瞻判断。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沪上知名高校与智库的专家学者共40余人参会。沪上知名律所的多名资深律师、华为公司等知名企业的代表和来自《解放日报》《文汇报》《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早报》等多家知名媒体的代表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初审 / 柯知春 编校 / SISU 责任编辑 /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