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新闻> 校园> 正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2025年新进教师“师德第一课”

【行政事务】 2025-10-17 作者 / SISU 来源 / 党委教师工作部

语言切换
  • 222222.jpg

  • 1111.jpg

10月16日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2025年新进教师“师德第一课”在松江校区荟空间举行,校党委书记尹冬梅为新进教师专题讲授师德师风。尹冬梅与新进教师重温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通过观看“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时政微视频,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殷切希望。

尹冬梅指出,新进教师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自觉践行弘扬教育家精神,将其内化为教书育人的不竭动力,努力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她强调,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师德第一标准,上外教师需心怀 “国之大者”、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之责、严守职业规范,以高度的行动自觉,扣好“第一粒扣子”。

尹冬梅从“为何为师、何以为师、以何为师”三方面向新进教师提出要求,就“我在上外当老师”这个主题,围绕“育人、治学、求实、创新”四个方面,阐释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上外教师,她鼓励新进教师立足 “上外何为” 的历史命题,找准 “上外可为” 的时代方位,勇担“上外有为”的教育使命,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以AI赋能教育,筑牢教育初心,共同在教育强国蓝图中书写上外教师“人人有为”的精彩答卷。

在座谈交流环节,新进教师围绕进校以来的教书育人工作,分享从教的思考与感悟。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的王洋帆老师带着回母校任教的深刻情感发言,她分享了与学生互动的点滴,“从学生的提问里、作业里,我真正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意义。学生的思考也在推着我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郝瑜鑫教授表示,“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贯穿在教学、科研与育人的每一个细节里。”他说,“上课的时候,不能只讲专业知识,更要带学生看学科前沿,点燃他们对专业的热爱。做科研时,必须守住科学精神和学术规范,这是底线也是担当。”

英语学院辅导员陈奎宇分享了自己从学生到教师的“蜕变故事”,对于辅导员的角色,他有自己的理解,“育人工作无小事,我们既要做能解决问题的‘多面手’,更要做懂学生的‘有心人’,真正‘唤醒’学生的潜力,和他们一起成长。”     

党委宣传部部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皮凡倩主持,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相关负责人出席。

初审 / 王天奕 编校 / SISU 责任编辑 /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