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新闻> 人物> 正文

校友风采 | 林亦凡:用语言叩开世界的大门,在热爱与挑战中“跨界”

【校友风采】 2020-04-24 作者 / SISU 来源 / 东方语学院

语言切换
  • 【摄影 | 】

  • 2009年大三在泰国法政大学学习泰国文化艺术 【摄影 | 】

  • 2019年前往泰国法政大学,为上外泰语班三年级学生作泰语学习体验交流 【摄影 | 】

  • 2017年参加泰国驻上海总领馆泰国国庆日活动 【摄影 | 】

  • 2016年参加上汽正大有限公司MG GS项目组团队聚餐 【摄影 | 】

  • 2019年林亦凡在泰国总理府出席中科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同泰国暹罗皇家水泥集团(SCG)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摄影 | 】

编者按:林亦凡,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泰语专业2011届校友,毕业后曾就职于上汽集团担任项目管理(驻泰),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同时在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攻读经济法硕士。

学语言是一个欣喜与挑战并存的过程

虽然泰语专业并不是林亦凡报考上外的第一志愿,但经过在东院四年的专业学习,林亦凡深感能学到泰语的“小幸运”:“在学习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语言的运用,还通过语言这一工具了解了泰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认识到了泰国不一样的美。”林亦凡还回忆到,初学这门语言时,同班的有些同学因为担忧专业的发展面较窄,学习时没有动力。就此,他特别提出建议,“语言是一个认知的工具,通过它,你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拓展其他领域的才能。上外为我们小语种学生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平台,用新闻或法律等其他学科,来辅助小语种专业的知识,使我们有更多的优势去规划自己的人生和发展。”

在学习的同时,林亦凡有着十分丰富的课余生活。他曾担任外联部部长助理,回忆起当初对外交流拉赞助的过程,他仍然感到十分享受,“有意思也十分锻炼人,是对自己社会实践能力的增强与挑战。”除此之外,喜欢演讲辩论主持的林亦凡,前前后后参加过不少东院以及学校举办的活动,还主持过东院举办的晚会。回忆起校园时光,他表示在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中学到了很多,“跑前跑后虽然累,但每次忙完总是特别充实、特别快乐。”

通过学校招募和老师介绍,林亦凡还参与了多次翻译活动,为访沪的代表团提供随行翻译服务。这些活动不仅让他感受到了作为语言学习者的使命与责任,也进一步增强了他学习泰语的动力。林亦凡提到,因为双方的语境和使用习惯都不一样,准确传神地翻译对任何语种的译者而言都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培养语感是很重要的,除了课堂上老师的讲解,还要自己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从而加强自己对这门语言的感觉和把握。”

在这几年中,林亦凡还通过考取各种证书大大的丰富充实了自己。上海举行世博会时,正值大三的林亦凡本着锻炼自己和为社会服务的想法参加了上海市旅游局组织的免费小语种导游培训,并顺利考取了导游证书。“就社会实践来说,导游真的很锻炼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大学期间去尝试一下。考导游证不一定是非要做导游工作,你可以把这个过程当做检测和锻炼自己语言水平的机会。”此外,他还获得了商务英语证书和联络陪同口译证书,“在专业语言学好的同时,将英语掌握熟练,真的特别能给自己加分。”

了解泰国文化、熟悉中泰对比

讲起自己和泰国的故事,林亦凡滔滔不绝,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他对泰语、泰国文化及人民的喜爱之情。

出于对泰语的热爱,林亦凡表示不想在毕业之后荒废了这门语言,便选择了到泰国工作。在泰国工作期间,他对泰国的饮食、影视文化及广告、建筑设计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饮食方面泰国人非常细腻,几十种配料的完美结合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美味泰餐。在生活态度上,泰国人又十分会享受生活,同时他们十分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平等。”他也表示,了解这些之后,便更能深入理解泰国人民的想法,从而更好地融入进泰国生活。同时,林亦凡也提到,如果能在泰语过关之外,对泰国的文化和生活有一定了解,工作上会方便很多,还会得到泰国人民的敬佩和尊重。“比如说在谈工作的时候,相比有第三方在场进行实时翻译,泰国人更欣赏能够直接与他们洽谈的工作伙伴。”

林亦凡还特别分享了他在泰国的一次有趣经历。由于会碰到工作签证的问题,他特意了解了相关法律。在一次与泰国移民局官员沟通之前,他仔细研究了当地1979年移民法法则。在沟通过程中,对于官员提出的不符合办理签证的相关法则内容,林亦凡总能指出另一条他认为可能奏效的法则来试图得到许可,最终他成功得到了签证资格。这次的经历也为他攻读经济法硕士的选择埋下了伏笔。

热爱与喜欢,是选择事业的前提

林亦凡曾在政府外事办实习工作,在实习的过程中,他发现,相比起从事外事工作,自己更愿意去企业集团中锻炼能力。来到上汽集团后,经过培训学习和自己的努力积累,林亦凡逐渐熟悉了企业项目的运行管理、业务流程编制等工作,也体会到了企业独有的管理流程和团队协作氛围。在结束了上汽三年的外派工作后,林亦凡又抓住了中科院在曼谷建立创新合作中心的契机,担任驻泰项目主管。此前在上汽就职的经历,也为他积累了外派经验,使得他很快适应了在中科院的工作。作为一家企业,上汽专注于汽车行业,更加强调对内管理和内部沟通协调,而中科院则提供了一个有更大发展空间和对外联络的平台。面对中科院的新挑战,林亦凡在两年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规范操作流程,及时总结得失,坚持学习充电。

公务员、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工作经历,不仅丰富了林亦凡的人生经历,也让他认识到:“能否把一份工作做好,取决于你是否真正热爱和喜欢这份事业。如果你愿意投入其中,愿意花时间去努力,那么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好。”另外,林亦凡还特意强调,说到自己丰富的工作经历,并不是在鼓励大家频繁地更换工作岗位,而是在强调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要不断锻炼自己,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全心全意的把当下的这份工作做好。

工作之余,林亦凡一直很喜欢看书,也对法律很感兴趣。由于在工作中时常会接触到法律相关知识。他便萌生了系统学习法律知识的想法,并选择到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攻读经济法硕士。学习法律的过程不仅使他对泰国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对他今后的职业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最后,林亦凡着重强调,作为小语种学生要格外注重自己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学好专业语言才是全面了解世界、展示国家形象的根本。

学长寄语:  重视提高专业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想要从零基础到精通一门外语,四年的时间相对来说还是很短的,希望大家一定不要浪费时间,积极把握去对象国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选择辅修;注意综合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工作中除了语言交流外还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个时候就更考验你的应变能力和个人境界。具备高水平的处事能力对双方的沟通和工作的推进都是很有帮助的;  国际交往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此时你代表的不仅是个人,更是一个国家和集体,因此言行举止都要注意,在产业输出的同时也要树立国家的良好形象,展现中国的优秀传统和礼仪。

初审 / 编校 / 王筱萱 责任编辑 / SI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