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投身联合国工作的中国人,无论身处何地,都是祖国形象的生动展现者。”作为2009年中尼两国建立青年交流机制后,首次通过共青团中央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前往尼泊尔实地开展工作的大学生志愿者之一,高级翻译学院英语口译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辛颖如是说。
初到加德满都,辛颖这样形容尼泊尔人给她的第一印象:“他们的生活节奏比较闲适,注重穿着传统服饰,待人热情,喜欢坐在房子的天台上喝茶、聊天。”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相比落后的经济条件,尼泊尔人的幸福指数相对很高,普通人的生活恬淡又生动。辛颖居住在一个本地人相当密集的社区,这也为一个“外国人”观察、适应和融入提供了宝贵的窗口。休息时间,辛颖也会在房东邀请下,一同品尝当地美食,和年龄相仿的当地年轻人聚会,和同事介绍中国、互相学习语言。“一切都很自然,不知不觉中就感觉充分融入了!”
其实早在一次翻译工作中,辛颖和尼泊尔的缘分就已结下,尼泊尔人友好的态度和礼节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赋予了她选报尼泊尔联合国驻地协调员办公室协调支助官员岗位的动因。驻地协调员是联合国发展系统在国家一级的最高级别代表,协助其推动联合国在当地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各项工作,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充满专业术语和复杂协作机制的工作环境,对于项目所涉的政策评估办法、合作框架实施流程几乎一无所知,”让辛颖一下子感受到了国际组织真实工作场景的节奏和压力。
“好在准备还比较充分。”在上外举行的岗前培训有不少环节让辛颖印象深刻,特别是其中一个工作坊,让辛颖切身了解到了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人群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也让她更加明确了以联合国系统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工作。“英语专业背景在我和外籍人士沟通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上外口译教学中常用到联合国官方文件及秘书长的演讲作为材料,潜移默化之下我也对联合国体系有了一定熟悉。”
在采访过程中,辛颖特别回顾了与一位视障同事的相处经历。与他的交流、合作不仅为辛颖拓宽了有关平等的理念和视角,也深刻重塑了她内心的价值体系。这位视障同事不仅具备卓越工作能力,甚至无需借助盲杖也能自如地融入团队生活。辛颖意识到,过度热情的关怀、支持或帮助,反倒可能被视为对他们各方面能力的不信任。“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平等的工作机会,对其自主选择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充分尊重。像看待普通人一样看待他们是无疑最核心的观念,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如今我们会大力提倡‘people with disabilities’这样的以人为本的表达方式。这个转变不仅关乎语言运用,更是人们内心对多样性和包容性认识的深化。这也教给了我非常重要的一课,并且对我的价值观塑造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国际青年志愿者,让更多人了解到服务国家情况,向世界讲述自身服务经历,激励更多人投身国际公共事务,也是辛颖始终坚持的重要使命。她相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增进各国人民间的友谊和相互理解,并把这样的故事,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价值观讲给更多人听,一定能推动构建更加和谐、多元的世界大家庭。“项目联合主办方之一的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有一句口号,叫做‘We are inspiration in action’。我的理解是,每个投身联合国工作的中国人,无论身处何地,都是祖国形象的生动展现者。我们作为能力有限的个体,虽然只从事着‘螺丝钉’一样微小的工作;但作为个体的言行举止,同样可以塑造世界对中国整体形象的认知。这样说来我们也承担着重大的任务,这一责任必须要坚守到底。”
事实上,她所参与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是我国第一次有组织、有规划、较大规模地向联合国机构派遣中国青年志愿者,着力为党和国家培养一大批兼具社会责任感、通晓国际组织运行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素质青年人才。我校首批加入至今已派出9名国际大学生志愿者赴海外工作,另有5名项目协调助理在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中国办公室协助项目日常运行管理。上外也在团中央指导下成立了全国首个海外志愿服务培训与研究基地,支撑人才培养、数据研究等项目发展有关工作。
和辛颖将志愿工作融入自身发展一样,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乃曈,从孔子学院志愿者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参与志愿活动的脚步从不停歇,忠于奉献的初心也从未改变。
长期受教师家庭氛围熏陶的王乃曈从小就萌生了对于教书育人的憧憬,本科学习西语专业时关注过不少支教项目,但西语专业、教育事业何以结合?王乃曈在众多项目中选择了赴巴拿马孔子学院,用西班牙语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添一份力。“本科毕业的时候冲劲十足,觉得去海外做这件事情很酷、很有意义,利用语言优势,到海外推广我国的语言和文化。”
“巴拿马大学的同学们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对我们的的态度也很友善。学生们会以西语里的‘同胞’一词来称呼我们。”谈起在孔院的日子,王乃曈笑着回忆:“孔院不仅是教授中文这门语言,还会融入很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比如春节期间,我们开展了书法和剪纸体验活动,同学们都特别感兴趣。先从简单的“福”字开始,慢慢到自己的名字、一些祝福语,同学们因为我们的激励而开心,我们也为大家的进步而感到幸福。”
在与巴拿马学生的朝夕相处中碰撞出不少趣事,让她对“跨文化交流”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比如,猪年春节时,学校为迎春节特地买了一只小猪养在学校,帮助大家了解生肖。“学生们都很兴奋,一下课就去看那只小猪。”众多有趣又生动的细微处,不知不觉间就把中国传统文化带到了巴拿马同学们的心里。
巴拿马学生对汉语的热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也让王乃曈颇有感触。“有一对母女一起来孔院学习,女儿的汉语水平非常优秀,作为巴拿马赛区的代表到中国参加汉语桥比赛,妈妈在孔院跟我们讲起比赛这段经历时,讲着讲着眼里就泛出泪花。我们都未曾设想,外国友人们会对汉语、对中国有如此浓烈的情感,让志愿者们都深受触动。”汉语桥、孔院化身一座座桥梁,传播语言文化,也促进中外友谊。
在孔子学院的一年志愿服务期结束,巴拿马的故事暂告一段落,王乃曈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起步了。并非教育专业出身的她自知还存在专业知识、技能上的不足,经过一番了解,她发现,“学校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项目简直像为我‘量身定制’!”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全国首批获得设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的24所高校之一,并按照语种区分了专业方向,包括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对本科西班牙语专业的孔子学院志愿者王乃曈来说,这是她认为的最优选择。
如愿以偿进入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后,与外教、留学生同学们的交流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好实践,教学技能大赛是课堂学习成果的最佳舞台。就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第一年,王乃曈就通过学院的推荐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四届“铸师杯”国际中文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在决赛中取得中国学生组三等奖。“在上外总有很多机会,很幸运我选择了这里。”
“从上外收拾行囊再出发,意料之外的目的地也让人收获满满。”爱挑战的王乃曈为自己叠加了一条新的赛道。2023年4月,当看到上外学联公众号发布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传,王乃曈乐于奉献的心开始蠢蠢欲动,“参与西部计划乡村教育专项,既能为西部地区做出一些贡献,又在一定程度上契合我的专业,无论如何考虑都觉得我应该去。”
在老师鼓励下她将“乡村教育”作为第一志愿填报,结果不如预想中顺利,经过调剂,她去到重庆璧山区的一个街道工作。“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王乃曈认为,接受意外带来的诸多可能性,去到被需要的地方都很幸福,而且陌生岗位相对是一个更具有挑战的机会,反倒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
“既然是参加西部计划,那自然是要往最艰苦的地方去”,王乃曈在上任前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不出所料,初来乍到的她临时得知由于工作条件有限,无法安排宿舍,王乃曈从容应对、冷静处理,在第二天就租好了房子。正式上岗后也曾遇到些大大小小的难题,她总有办法:不要逃避,勇于直面困难,积极与有工作经验的前辈们交流,在迅速适应工作的同时,工作状态也得到很大提升。
“由于工作安排,需要我们到山上的村子里去帮助当地农民耕地,当时是冬天,又下了雨,山里的野路泥泞不堪,还不到目的地,我的裤脚、甚至羽绒服上已经布满泥点。”凹凸不平的路总充满泥泞,变幻莫测的天总带来挑战,在这些体验里,王乃曈对 “基层”二字有了更立体的认识,这也为此行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意义。
王乃曈很珍惜这次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机会,除了完成既定工作,时常思考如何结合自己的专业,为当地的乡村教育做些什么。“我希望能通过西部计划促进当地青少年的发展,待到他们成长成才,再将所学回馈到社会。”谈及参与西部计划的初心,她话语中流露着对青少年教育事业的钟情,而这也正是西部计划的意义之一。
1997年上外青年志愿者协会(总队)成立以来,无数上外青年挥洒青春,接续传承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辛颖和王乃曈的故事只是众多志愿者形象的一个缩影,期待上外青年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志愿精神的奋进故事。